双十一部分商品价格“先涨后降” 促销陷阱让消费者失望

2025-01-22 01:33: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双十一部分商品价格“先涨后降” 促销陷阱让消费者失望在这个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不少消费者期待的优惠成了泡影。多名消费者反映,多家电商平台存在促销陷阱,有的商品一夜之间涨价数百元,导致凑单满减后的价格反而高于活动前。还有消费者发现支付定金后,尾款竟然涨价。

  记者通过多种方式求证得知,多家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品在双十一前后存在价格“先涨后降”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尽管惩罚力度不减,仍有商家铤而走险。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此类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按照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否则要承担相应责任。有关监管部门也应对双十一促销行为进行规范,促进促销承诺落到实处。

  潘磊准备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两件羽绒服,每件2499元。为了获得更大优惠,他开通了该电商平台年卡会员,领取了一张满3000元减240元的补贴券,并享受跨店满300元减50元的优惠。系统显示,预估到手价为1644.01元。然而,在支付尾款时,每件羽绒服的尾款变成了1706.05元,单价比之前贵了312.04元。潘磊无奈只能先支付全部尾款,随后向北京市12315投诉,投诉已被受理。

  另一位消费者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她在一家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本应支付尾款149.46元,但活动开始后,应付尾款却变成了195.86元。她给客服发去了带有此前尾款价格的截图,但客服没有明确回复。

  除了尾款价格莫名被调高,还有不少消费者遇到了活动价高于平时价的情况。一位消费者发现,活动开始前加入购物车的一件外套价格是296.1元,活动开始后变为329元。另一位消费者打算购买的蚕丝被从309元涨到389元,经过一系列操作,预计到手价为308.56元。

  生猪市场在2024年8月见证了价格的剧烈波动,达到了一年中的峰值后迅速回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之前养殖户延迟出售的生猪集中入市,加上二次育肥户在猪价达到心理预期后积极出栏,市场上的供给压力骤增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一位60多岁的佛山上市公司老板成功捕捉到了年轻员工的兴趣点——上香,以此作为桥梁,力图让企业的文化氛围与年轻员工的需求相契合

  小麦市场在本月经历了价格的波动,全国平均收购价由1.2477元降至1.2376元,山东地区的降幅相似,高点和低点价格分别出现了每斤1分的下跌im电竞平台。市场初期,因天气原因促使库存小麦加速出货,而需求不振导致制粉企业采购意愿低,小麦价格承压

  9月24日上午收盘时,A50ETF华宝(代码159596)交易表现强劲,涨幅达到了2.26%,交易总额为6967万元。其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股价上扬,其中中信证券涨幅超过4%,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知名股票也紧随其后,呈现上涨趋势

  降准及存贷利率下调的消息刺激了银行股的行情,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个银行股展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金融领域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代码510230)涨幅超过了1.3%

  台风“康妮”逼近,岛内民众纷纷涌入卖场抢购物资、囤积粮食。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货架空空如也的画面再度出现。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尽管台风还未登陆,但超市已被抢购一空。“从蔬果区看天气预报”“真的太夸张了,抢成这样”

搜索